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OTC机器人综合服务商    

OTC机器人,OTC焊机,OTC变位机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吴经理
  • 电话:18576370666
站内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机械手根据实际情况来取放工件!
新闻中心
机械手根据实际情况来取放工件!
发布时间:2025-10-19        浏览次数:12        返回列表

机械手在工业自动化中,机械手根据实际情况取放工件的核心是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与工件状态,结合逻辑控制动态调整动作,确保取放精准、安全。以下是具体实现逻辑、核心模块及典型场景应对方案:

一、核心控制逻辑:“感知→判断→执行→反馈” 闭环

机械手取放工件的过程需形成闭环控制,避免因工件位置偏移、姿态变化或突发异常导致失误,流程如下:

  1. 感知工件状态:通过传感器获取工件的位置、姿态、有无、尺寸等信息;

  2. 逻辑判断决策:PLC 或机器人控制器根据感知数据,与预设参数对比,判断是否符合取放条件;

  3. 动态执行动作:若符合条件,按调整后的路径执行取放;若不符合,触发异常处理(如等待、报警或重试);

  4. 实时反馈修正:动作执行中通过传感器持续反馈,若出现偏差(如抓取松动),立即中断并修正。

二、关键硬件:感知与执行的 “器官”

需根据工件特性(如金属 / 塑料、规则 / 异形、重 / 轻量)选择传感器和执行部件:

1. 感知层:获取工件实际状态

  • 位置与偏移检测

    • 视觉传感器(如康耐视、基恩士):拍摄工件图像,通过算法识别位置坐标(X/Y 轴偏移)、旋转角度(如工件歪斜 30°),适合异形或随机摆放的工件;

    • 激光位移传感器:检测工件高度(Z 轴偏差),如堆叠工件的顶部高度不一致时,动态调整机械手下降深度;

    • 接近开关 / 光电传感器:判断工件有无(如料仓是否缺料)、是否到位(如输送带到指定取料点)。

  • 抓取状态检测

    • 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夹爪):检测抓取力度,避免过松(工件脱落)或过紧(工件变形,如精密零件);

    • 光纤传感器:通过反射信号判断夹爪是否夹到工件(如薄片工件易漏抓)。

2. 执行层:适应实际情况的动作机构

  • 夹爪选型

    • 两指气动夹爪:适合规则工件(如方块、圆柱),通过调整气压控制夹紧力;

    • 真空吸盘:适合平整工件(如钢板、玻璃),需配合真空度传感器检测吸附是否牢固;

    • 定制化夹爪:针对异形工件(如齿轮、支架),设计仿形结构,确保抓取稳定。

  • 驱动与路径规划

    • 伺服电机驱动:实现高精度位置控制(如 ±0.1mm),支持动态调整取放路径(如绕开障碍物);

    • 多轴联动(如 6 轴机械手):适应工件姿态变化(如倾斜、倒置),通过坐标转换调整末端执行器角度。

三、程序核心模块:动态调整的 “大脑”

以 PLC 控制为例(如西门子 S7-1200),程序需包含以下模块:

1. 工件状态识别模块

  • 读取视觉传感器数据(如工件中心坐标 X=100mm,Y=50mm,旋转角 θ=15°),与预设取料点(X0=95mm,Y0=55mm,θ0=0°)对比,计算偏移量(ΔX=5mm,ΔY=-5mm,Δθ=15°);

  • 若偏移量在允许范围内(如 ±10mm),触发调整指令;若超范围(如工件掉落),输出报警信号(如 “工件位置异常”)。

2. 取放路径动态修正模块

  • 根据偏移量计算新的运动轨迹:例如原路径为 “从待机点→(95,55,0°)取料”,修正为 “→(100,50,15°)取料”;

  • 加入安全距离检测:若工件上方有障碍物(如料仓边缘),自动抬高 Z 轴高度(如从 20mm 抬高至 50mm),绕开后再下降取料。

3. 抓取力自适应模块

  • 压力传感器实时反馈夹紧力(如设定范围 50-100N):

    • 若力<50N(工件可能松动),增大夹爪气压(如从 0.4MPa 增至 0.5MPa);

    • 若力>100N(可能压坏工件),减小气压并暂停动作,触发 “夹紧力异常” 提示。

4. 异常处理模块

  • 缺料处理: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料仓无工件时,机械手暂停取料,发送信号给上料机构补料,补料完成后自动恢复;

  • 掉落处理:抓取后压力传感器突然归零(工件脱落),机械手返回取料点重试,若连续 3 次失败,停机报警;

  • 碰撞预防:若机械手运动中触发限位开关(如碰到料架),立即急停,记录当前位置并报警。

四、典型场景与应对方案

实际情况传感器 / 工具控制逻辑
工件位置随机偏移(±10mm)视觉传感器实时读取偏移量,修正取料坐标,确保夹爪对准工件中心
工件堆叠高度不一激光位移传感器检测顶部工件高度,动态调整 Z 轴下降深度(如从原 20mm 调整为 25mm)
工件重量差异(如 5-10kg)压力传感器 + 伺服驱动重量增加时,增大夹紧力(如从 60N 增至 90N),同时降低运动速度(避免惯性脱落)
突发缺料光电传感器暂停取放,触发上料机构补料,补料完成后自动续接流程

五、关键调试要点

  1. 传感器校准:视觉传感器需定期标定(如用标准治具校正坐标偏差),压力传感器需设定合理阈值(根据工件材质测试确定);

  2. 路径优化:通过示教或离线编程预设 “安全路径库”(如不同工件的取放轨迹),避免重复计算;

  3. 冗余设计:重要工位增加备用传感器(如双光电检测缺料),防止单点故障导致误判。

收缩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8576370666
  • 添加微信客服